S科研发展cience Innovation&Development

科研新闻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科研发展 > 科研新闻

超灵敏、便携式、低成本!理大这款新冠抗体检测仪,约6分钟出结果!

日期:2022/6/2 15:29:07 阅读:1140

新冠疫情下,快速、准确的抗体检测方法不仅有助于检测人体的抗体含量,也能为医疗卫生部门制定合适的疫苗接种措施提供参考数据。从长远来看,抗体含量数据对流行病学分析和疫苗研发也有一定帮助。


目前,如果要检测人体是否存有新冠病毒“免疫球蛋白G抗体(IgG)”,需要前往医院或专业的检测机构抽取血清样本,再使用大型医疗设备,通过“酶联免疫法(ELISA)”检测抗体浓度。从检测到取得结果,大约需要两天时间,且检测费用较高。而另一种采用“侧流式免疫测定法(LFIA)”的抗体诊断方法虽然能快速出结果,但灵敏度较低,不能测量抗体含量的实际水平。

有鉴于此,理大应用物理学系研究团队利用有机电化学晶体管技术(OECT),成功研发了一款超灵敏便携式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仪,适用于测试接种疫苗后或感染病毒后的抗体水平


该检测仪具有灵敏度高、检测速度快、成本较低、便于携带等多个优点,且操作非常简单:启动检测仪后,通过蓝牙将仪器与手机APP连接;将10uL唾液(或血清)样本滴在检测仪的晶体管测试区,使抗体与抗原产生反应。五分钟后,把样本吸走,再将电解质滴在测试区。其后,在手机APP上按键开始检测;大约20秒后,APP便会显示唾液样本的抗体水平。从低于10fM到高于100nM的抗体浓度均可被该检测仪测量,足以覆盖人体唾液内的抗体含量,符合对唾液的精细分析所需的灵敏度。此外,整个检测过程不到6分钟便可完成,单次检测成本仅需港币10元左右


理大研发的超灵敏便携式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仪具有

检测速度快、操作简单和成本较低等优点。



理大应用物理学系严锋教授是该研究项目的牵头人,他表示:“这项研究利用创新技术,在电晶体的闸极施加电压脉冲,加速‘免疫球蛋白G抗体’与抗原的反应作用,大大减少整个检测所需的时间,且过程属于非入侵性,即只需唾液而无需抽血,可发展为自行采样的检测模式。此外,检测仪只需配合手机进行操作及查阅结果,十分简单方便,适用于需要进行即时检测和大量筛查工作的场景。”



项目牵头人、理大应用物理学系严锋教授(左)与研究团队主要成员、

理大医疗科技及信息学系副教授罗嘉慧博士(右)。


据介绍,团队的下一步计划是申请研究资助以进行临床研究,届时将与不同的医疗及检测机构展开合作。团队期望本次研究成果能尽快推出市场,并将此创新的检测仪器应用于检测其他病毒的抗体,为应对不同疾病、在流行病学分析和疫苗研发等方面作出贡献。